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仕水溪之上。该碇步始建于清乾隆60年,清嘉庆25年重修,系青石结构双堤梁式,全长136米,有石磴223步,一字型凌波延伸,跨度长,结构精致。每齿石磴分高低两层,高层石材用花岗岩,低层石材用青石岩。高低两层设计利于行人交汇,双色石材的使用便于夜间辨认行走,碇步上下河滩基加固较为科学,井字形松木框架的使用尤为特色,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及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中国桥梁史话》《浙江桥梁》均有记载。2006年5月25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大院
雪溪胡氏大院古建筑群位于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石门楼,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同治甲戌年(1874年)间,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凤垅厝、外垟厝及胡氏书斋,构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主体建筑胡氏大院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第一进院落由门台、门屋、南北侧院组成。门屋居中,五间五架,西接甬道,通第二进院落。南北侧院布局对称,皆由门台、正屋、西厢房、门廊组成三合院式,正屋南北向,七间两层悬山顶,带前后腰檐。第二进院落由门台、正屋、厢房组成。正屋七间两层歇山顶,带前腰檐,厢房与正屋连通,四间两层,带前后腰檐。院落格局及各建筑物保存基本完好,附属建筑保存也基本完好。胡氏大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体系完备,反映了清代农耕社会的组织结构信息,是具有代表性的宗族建筑群。建筑构造上用材讲究、工艺精细,兼具法式规范性与乡土灵活性,具有浙南、闽北建筑风格交融的鲜明特色。2013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土楼
泰顺土楼位于泰顺县,在罗阳镇、三魁镇、仕阳镇、万排乡、东溪乡等乡镇均有遗存,多建于清至民国。主要包括上交垟土楼、茂竹园下洋寨土楼、茂竹园半月坵土楼、双路土楼、东溪土楼和黄沙坑土楼。泰顺土楼均为外部四面夯土合围、内部木构的一种防御性较强的乡土典型风格建筑。泰顺最大的土楼可同时容纳几百人,最高的土楼达到六层,形式不一,造型古朴,其中上交垟土楼堪称泰顺土楼的代表。上交垟土楼位于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629平方米。为二层土木混合结构建筑,坐东朝西,平面呈方形,东、南、北三面为防护用的水池。仓楼外侧为封闭的夯土墙,于底层西侧中央设大门。土楼内为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分成门屋、厢房、正屋,屋面相互交接。门屋和正屋均面阔五间,进深用三柱九架。明、次间为开敞的厅堂,尽间用夯土隔成封闭的房间。朝中央天井为双步廊。门屋和正屋尽间前廊南北各设单跑木质楼梯至二层,二层朝天井为周廊。老檐柱间用板门、板壁,室内为房间。二层各间于夯土墙上开方形直棂窗各一。厢房南北各两间,梁架形式同门屋。土楼平面中央为方形天井,沿阶沿石一周设雨水沟,天井正中为水井,井上沿中轴线并排贯以三根条石,用以通行,条石与两侧阶沿间各横置九根方形石条。土楼屋面铺小青瓦,正脊用压砖线脊。
  • 曾氏土楼

  • 半月丘土楼

  • 东村土楼

  • 黄沙坑土楼

  • 上交阳土楼

  • 双路土楼

  • 下垟寨土楼

前坪张氏厝屋
前坪张氏厝屋又称张十一厝,位于泗溪镇前坪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乾隆末年复造新屋,嘉庆三年二月(1798)峻工。坐西南朝东北,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780平方米,前后二进院落,采用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一进院落门屋单层五开间悬山顶,明间为过道,中柱下设四扇板门,进深三柱五檩,穿斗式梁架结构,屋脊为叠瓦线脊,两侧为观音兜式山墙。一进天井平面为方形,由四方形块砖铺面。两侧为院内隔墙中间设有小门台,门楣及门柱为青石结构,其他为块砖筑砌,悬山顶。门楼前有两级踏步,两侧垂带石稳固。门楼左右为院墙,设砖拼花漏窗,上部双披水瓦面。院墙向后为厢房,单层七开间悬山顶,明间为穿堂敞厅,带卷棚檐廊,下设两级踏步,两侧垂带石。进深五七檩,穿斗式梁架结构,屋脊为叠瓦线脊。一、二进院落之间用院墙隔断,中轴线上设门台,双落翼式歇山顶,前檐灰塑“文奎聚星”,后檐灰塑“花开昼锦”匾额。二进院落正屋面阔七开间,悬山顶,明间为穿堂敞厅,明次间带卷棚式前廊,台基由青石板陡板石,青条石阶沿石三合土地面构成。进深七柱九檩,穿斗式梁架结构,屋脊为叠瓦线脊。两侧厢房各三开间悬山顶,明间为敞厅,进深五柱七檩。前均设有院内隔墙,中间砖拼花漏窗上部双披水瓦面。正屋后院天井的山墙下设有鱼池一方,鱼池与正屋之间卵石铺砌成甬道,两侧为花圃,花圃两侧用夯土墙隔断,墙外均建有耳房一座,为单层木构悬山屋顶建筑。在耳房后侧的山墙下,均嵌有古井,井水清澈,为生活起居设施。张十一,正名楠青,排行十一,世人叫他张十一。光绪丁丑岁钦加卫千总,补授四品衔。该宅以中轴线而建,木作、石构筑加工精细,工艺精致,富丽堂皇,可谓规模浩大,雄伟壮观,是我县做工考究的古民居。2011年列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百福岩•塔头底古村落
塔头底古村落位于雅阳镇和平村,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村落环境优美,古建筑保存完整。主要古建筑有下厝、旗杆底、中央厝、旧厝、尾座厝等。塔头底季氏始祖茂龄祖居青田梅岐。茂龄为明成化四年(1468)进士,擢高邮府尹,四年之后入翰林,但“未几视朝杰,臣多出”,加之其他原因,遂辞官返乡。茂龄于明正德戊寅年(1518)迁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后湾。清康熙己未年(1679),其后裔德重、德立二人游经塔头底,“观其山川秀丽,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决定移居此地。据《季氏家谱》记载,季氏后裔之所以迁居塔头底,不仅中意塔头底山川的秀丽;更重要的是,自从先祖茂龄迁入大坪后湾数代后,“支裔繁盛,土宅希微”,而塔头底一地则山环水秀,地盘宽阔,土厚泉甘,有利于子孙后代在此休养生息。季氏迁入塔头底后,开始广创宅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综上所述,该古村落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季氏在塔头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后称下厝。下厝为合院式建筑,门楼并不建在庭院的中轴线上,而建在庭院的左前方,为“歪门正厅”的做法。进入门楼后,有一条用块石铺设的甬路通往正房。下厝正房坐东朝西,‘面阔九开间(原有十一开间)。明间两旁的梁架为抬梁架与插梁架混合形式,屋顶则采用悬山顶。厢房面阔四开间。民居斗拱多为一斗两升,即在大斗上安正心瓜拱一道,拱两端各安槽升子一个。整组斗拱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雕饰。一楼格扇的花心部分均有里外两层,里面为木板,外层则用棂条拼装成格子。在二楼则用较为简单的直棂窗,也是里外两层。这种设计,即可采光、通风,同时又可隔护。民居二楼设有神龛,共三间,神龛内供奉关公、观世音等神像。下厝与别地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相比,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在一楼正厅的两棵金柱间设门。据介绍,季氏先祖德重、德立等迁徙到塔头底时,周围都是山林,时常有野兽出没,危及人畜安全,所以建房时不仅在民居四周砌了石墙,还在厅堂前设门。重重设防,以确保安全。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下厝具有浓厚的明代民居的建筑风格。第一是民居屋架相对较矮小。第二是使用木质柱础。柱础横纹置放,目的是防止吸水。因年久腐烂,后有部分柱础更换为石磉。第三是小木雕刻简单朴素,特别是柱头斗拱部分,下厝的斗拱并无丝毫雕镌,显得十分简朴、平淡。 塔头底季氏第八世国和一代家底殷实,人丁兴旺。为了安排子孙们的居住,国和在清乾隆年间建了一座房子,后又在嘉庆年间建造—了现俗称为“中央厝”和“旧厝”的两座住宅。还有一座在村内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尾厝”系国和第五子正瑶在嘉庆年间建造。这些清中朝的民居有序地建在后山山脚前,坐东朝西,面田背山。民居兼为二进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在800-1200平方米。民居正房为七开间或九开间;左右厢房大多为四开间,也有六开间的。民居宽敞的空间,被乡民们充分地利用起来,庭院中、檐廊下以及后院,堆放杂物、农产品、农具以及圈养家畜。乡土建筑大不同于豪门富宅,它们最讲究实用,不求奢华,体现了主人的朴素和实在。塔头底的民居也与泰顺其他地方民居一样,堂屋前檐不做任何装修,直接与天井相接相融,这也是温州地区民居的一个特殊做法。与天井相接的空间,乡民们称为檐廊,这个做法不仅出现在正房,也广泛地应用在厢房。檐廊是整个建筑的通道,也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檐廊外的庭院也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村民们祭拜天地也在此举行。为了祈保丰收、平安,村民们就在庭院摆放一张八仙桌,上设供品(一般为清供,即蔬菜一类的供品),再点上香火,进行祭拜。古代塔头底,除了在庭院祭拜天地之外,村子北边也供有祀保平安、丰收的土地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祭拜的日子,香火最旺的当数正月初一。其实,村民们祀保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村民们的精神追求和寄托都包含在其中了。
罗阳石亭
罗阳石亭位于泰顺县罗阳镇山垟村菖蒲垄自然村,是古代泰顺通往温州驿道旁供人歇脚休息之所,亭旁古驿道蜿蜒曲折,路边一方小池,山泉清澈甘冽。罗阳石亭坐西朝东,平面纵长形(进深大于面宽),东面开敞,其余三面均用蛮石砌墙围护,屋顶歇山式。平面柱网分布颇有特色,前檐减柱为一开间,利于路人进入;室内分作三间。进深梁架为四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脊檩下刻有“大明正德十年乙亥岁伍月拾陆日壬寅吉旦立”题记。石亭建筑构架除椽子外,均用青石制作,仿木构形式,制作规整,形象逼真,时代特征明显,堪称石构建筑的佳作,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古驿亭的重要实物例证。
玉岩包氏宗祠
玉岩包氏宗祠,位于泰顺县泗溪镇玉岩村,肇始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间移至现址重建,清道光年间再次重建,咸丰七年(1857年)告竣。建筑坐北朝南,其布局因山就势,由照壁、牌楼、甬路、外台门、半月池、头门、前厅、两厢及正厅等组成,整组建筑现保存完整,占地面积2270平方米。牌楼及照壁作为第一道入口空间序列,远离主体,建于宗祠西面山脚之下,与宗祠主体朝向相背,成回望之势。照壁位于山坡下道路的西侧,平面呈弧形,砖砌而成。牌楼木结构,面阔三间,双落翼式悬山顶。依照山形砌筑甬路,沿地形曲折而达宗祠外台门,与头门间有半月形风水池,四周围合。宗祠从外门台开始地势逐级抬升,很有气势。前厅、正厅均面阔五间,悬山屋顶,明间使用抬梁式结构,前后金柱间设五架梁,次间用分心柱。正厅明、次间用净跨三间的大内额,用材巨大,雕刻精细。包氏宗祠纪年准确,总体格局完整,建筑背山临水,层层递进,规模宏大,构造简练。抬梁、穿枋、出昂、斗栱等结构做法既具宋营造法式风格,又明显带有当地建筑的特点,是具有特色的浙南山区乡土建筑。2013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岙底古村落
徐岙底古村落为泰顺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主要建筑有文元院、举人府、吴氏宗祠、文重桥、文兴桥以及门楼外和新厝底民居等,是我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多方面的文物研究价值。我县将以徐岙为主体联合筱村其他几处历史文化遗产申报省级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徐岙居住的人并不姓徐,而是姓吴,据记载,宋宣和年间,方腊作乱,徐震(泰顺仙居人)率兵抗寇,在瑞安吹台山不幸牺牲。其灵柩扶归乡里,途经玉溪(今徐岙前之溪流)时显灵,天降甘霖,当地因久旱而欠收的田地连年丰收。乡民为纪念他便将其地称为“徐岙”,后又在村中立祠祭祀。徐岙吴氏系新山唐谏议大夫(西汉置谏大夫,掌议论,属光禄勋。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隋、唐隶门下省,掌侍从规谏)吴畦的后裔,吴畦五世孙吴承褚由库村迁居筱村柏树底,越几世后,承褚后裔吴莱羡徐岙“曲径坦途,引人入胜,崇峦叠嶂……自成幽秀。”于宋端平三年(1236)自柏树底析居徐岙,七百多年来,吴氏家族“诗书礼相传,簪缨相继,可谓能光其祖、显其宗矣!”徐岙巷道纵横,路面均用卵石铺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立面丰富,屋檐富于变化,主要有文元院、举人府、顶头厝等。顶头厝为村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民居,因所处的位置比其他民居要高,村民们俗称为“顶头厝”。许多构造延用宋式做法,如门楼的木质抱鼓石,稍饰雕刻,纹样清晰,古朴且大方。院落地面用卵石铺出花纹,正房和两厢也采用较多的雕饰,风格朴雅。文元院位于顶头厝的正前方,为吴存经所建。存经字王纶,号郁庭,生于乾隆辛酉年(1741),卒道光己丑年(1829),寿八十九。吴存经于清乾隆甲戌年(1754)取入县学,庚寅年(1770)成为附贡生。至今门楼檐下仍悬着其立的“文元”匾。吴宅右厢房的二楼有一间吴存经的读书房,房间虽不大,但顶上作有藻井,显示出与众不同。“一盏灯火夜深红,猛着心时不计工。他日风云能际会,定应平地步蟾宫。”——《南窗夜读》走进读书房,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当年在微弱的烛光下伏案苦读的吴存经,闻到穿透岁月的淡淡墨香。
圆州古村落
圆州村地处司前镇里光溪畔,现为台边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作为一个村落,圆州村曾经繁荣一时,一百多年来由盛而衰,古村落现存古民居仅四座、宗祠一座。圆州现存古建筑总体品位较高,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构作方面运用了许多宋时的作法。主要古建筑有洋头厝、吴氏宗祠、老厝、第三份、外厝等。清朝时期,先后有黄氏、吴氏入迁圆州。圆州黄氏先祖博十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斗溪。据黄氏宗谱记载,博十“夙娴文艺,为明末绅士,而尤精勘与之业。”后南昌丰城地方动乱,博十“挟青囊以遨游,为避乱之计”。途中博十闻知浙瓯山水名胜,只身前往。入瓯期间,泰邑人士邀他进泰择地。博十公入泰后所择之地多为吉地,遂长留泰顺。后江西黄氏六如、三如追寻博十至泰。博十等人“阅泰邑山水名胜,且俗古风良,遂择一都员洲之地而居焉”。时为“清朝开基之始”据圆州吴氏宗谱记载新山吴氏一支从明初到清初迁徙多处,到清康熙庚申年(1680)吴岳由罗阳迁居圆州,成为圆州吴氏始祖。“山无仙不名,水无龙不灵。罗阳,东瓯名胜地也,北去五十里地名员洲景尤独著。山发括苍之脉,水演浙南之源,前案有乌纱挺秀,后壁有锦屏拔奇,一溪中流两峰翠立,金榜悬峙于天门,华表岿然于地轴,亭造赤壁可凭春暖观鱼,寺建西峰更助秋高听鹿。山川孕灵英贤辈出……”,这是圆州《黄氏宗谱》“景物序”中的一段描写,阐述了村落的周边环境。勘与术中探寻风水宝地(居住环境)的模式,是古人环境观的表现。圆州后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为护砂,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玉带水”曲流环抱,形成了一个前方略显开敞而又相对封闭的环境。这种地理模式称为“四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