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网络展览馆 > 井冈山精神网上展馆

井冈文化:毛泽东井冈山革命诗词全集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17日 10: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O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一1976),字润芝,湖南省湘潭县人。1920年在长沙发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党的一大代表。1927年参加党的"八七"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9月任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率部进军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前委改为师委,任师长。5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重新成立前委,任书记。在此期间,提出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路线,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经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

【相关词语解释】

①众志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书中记载:"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颜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惧之一废也。"后来,"众心成城"转为"众志成城"而流传下来。意思是说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通常用来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1928年8月红四军主力出击湘南,敌军乘虚而入,妄图消灭井冈山根据地。30日,湘赣两省敌军纠集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当时我守军不足一营。在国议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营长陈毅安的指挥下,与井冈山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筑工事、设障碍、埋竹钉、凭险抵抗,激战一整天,始终把敌人阻击在黄洋界下。时至下午,埋伏在满山遍野的井冈山军民,红旗招展,杀声震天,步枪、机枪、迫击炮、松树炮,以及煤油桶里的"连珠炮",与滚木、乱石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强大攻势。敌人误为红军主力返回,顿时大乱,败下阵去,连夜逃出我军事根据地。毛泽东在从湘南回师井冈山途中,获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消息,写下了这首词。

③广昌:县名。在江西赣州地区。

④赣江:江西的主要河流。全长801公里。上游为章、贡二水,到赣州市北汇合北流,故称赣江,流入鄱阳湖。

⑤吉安:市镇,位于赣江中游,是赣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土地革命初期,这里驻有国民党反动军队一个旅(后为邓英师)。是赣西南反动统治的堡垒。1930年2月下旬,红军攻打吉安,部队途径广昌向吉安进军。这次虽没攻下,却解放了吉安市效。到10月4日第九次攻打吉安,终于消灭守敌,占领了城镇。7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此宣布成立。

⑥1965年5月21日作者由湖南长沙启程,途经茶陵、永新、宁冈等地上井冈山茨坪。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离山前,在宾馆门口的公路上接见了广大群众。这首词是作者在井冈山宾馆草成的,后经多次修改于1976年元旦正式发表。

热词: 井冈文化:毛泽东井冈山革命诗词全集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