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网络展览馆 > 新闻资讯

承德兴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雾灵皮影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4年02月13日 15: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视频

承德兴隆县雾灵皮影 中国经济网 孙占军 摄

承德兴隆县雾灵皮影 中国经济网 孙占军 摄

  新春佳节,农村的年味非常浓厚,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舞大龙等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在各地上演着。而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演绎喜怒哀乐的皮影戏依旧是河北承德市兴隆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已是寒冬腊月,但是在兴隆县半壁山镇伙山子村的村部大院里,挤满了看皮影戏的男女老少。廊檐下,亮堂堂的白色幕布上,几个色彩鲜亮的驴皮小人手执兵器,在激越的锣鼓声中,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好不热闹,引得现场不时响起喝彩声和掌声。

  正如皮影表演艺人闫贵宾所说:“过年都是希望在一块聚一聚,皮影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东西,我还爱好这个,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不能让它失传。”

  2013年,雾灵皮影艺术团正式入选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是在荣誉的背后很多人不知道,闫贵宾为了将这项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耳濡目染 从小痴爱皮影戏

  闫贵宾出生在皮影艺术之家,他的太爷、爷爷、父亲都是优秀的皮影表演者。自记事起,闫贵宾听到的是爷爷奶奶或父亲口中的台词,看到的是那些影人道具,耳濡目染之下,对皮影艺术很自然地从喜欢到痴迷。

  1976年,闫贵宾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为了生活,他去一个偏僻的学校当了几年教师。那几年,他安心教学,只是感觉心里

  很苦闷,似乎有一种东西割舍不下。那就是当他把隐藏了多年的皮影表演器具翻出来,细细地端详时,有一种强烈的信念:我要唱,要耍,绝不能让这项艺术失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为此闫贵宾重新组建了雾灵皮影艺术团,担任团长,开始了走乡串户的演出。

  苦中作乐 艰难环境中坚持演出

  闫贵宾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皮影戏在承德兴隆发展得异常红火,全县42个乡镇各个有皮影队,县里经常搞皮影演出大赛,观看的人摩肩接踵,皮影艺术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热爱,玩皮影的艺人也很多。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皮影艺术逐渐走向衰微,很多演出队都解散了,到现在,整个兴隆县的皮影演出队只剩下了四五个人。

  直到今天,闫贵宾还记得雾灵皮影艺术团到解放乡去演出的经历。当时正逢大雪纷飞、狂风怒吼的三九天。车不通,路滑得小推车都不能使用,但他们一心想让老区的人民看到皮影戏,大家便背着、扛着、抱着演出器具,顶着风雪走了近百里,天黑时才赶到了解放乡。当乡亲们看着满身泥土,冰人一样的演员们如期赶到,激动地掉下了眼泪。面对此情此景,闫贵宾告诉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让老百姓看到这项艺术。

  与时俱进 不断给皮影艺术注入活力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电视和网络的普及极大地冲击着皮影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表演模式、剧目很难得到年轻人的喜欢。闫贵宾认识到皮影艺术要吸引现代人的眼球,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将现代审美元素和传统要素很好地融合起来,给皮影艺术注入时代的内容,这项艺术才能发展下去。

  他刻苦钻研,制作影人时,为了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在设计各关节的连动部位时,多设计了几处关节,这样操作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同时发现以前的八寸影人在现代人眼中已显得瘦小枯干,闫贵宾经过两个多月的削、磨、洗、刻、着色等多道工序,制作出了二十五寸皮影,增强了表演效果,让观众很是吃惊。创新皮影小品《酒后驾车》、《无证经营》等;皮影二人传《社会主义新农村》;皮影大鼓书《忍自高、教子贤》等,使群众在娱乐的同时,受到了多方教育,得到了农民的欢迎。

  默默坚守 困境中仍心怀梦想

  和所有的乡村艺术团一样,雾灵皮影艺术团正在遭遇现实的重重困境。艺术团的设备陈旧了,需要更新。闫贵宾计划买一台新电脑,一个新的屏幕,一台摄像机,雇一个打字员,让老百姓一边看皮影,一边从屏幕上看到唱词,使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艺术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而这些需要数万元,让他很发愁。

  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闫贵宾仍然没有放弃对两个女儿的培养。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从小就热爱皮影艺术,尤其是33岁的大女儿,得到了他的真传,皮影表演得像模像样,闫贵宾有意栽培她当第五代皮影艺术传人。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我都要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不能让它在我手中断代。如果有能力,我会收几个学生,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学习皮影艺术。”谈到以后的发展,闫贵宾一脸憧憬。

热词: 承德兴隆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雾灵皮影 责任编辑:董焱